大选下 华人关注希拉里电邮门里的外交秘密

大选下 华人关注希拉里电邮门里的外交秘密
美国前总统候选人、前国务卿希拉里。(Yana Paskova/Getty Images)

美国国务院网站早前公布的三万多封前国务卿希拉里的邮件引发了华人的极大关注,其中一个讨论的热点和现今的选举有关,那就是:在外交政策上,美国发挥了什么作用?什么是正确的美国干预方式?

2012年5月7日,希拉里的顾问兼闺蜜Cheryl D. Mills发给希拉里一封标题为“MFA明天的会议 请我们/陈‘安静’”的邮件,在美国营救陈光诚一事上,中方要求不能让人看到中国政府在美国压力下行动。
2012年5月7日,希拉里的顾问兼闺蜜Cheryl D. Mills发给希拉里一封标题为“MFA明天的会议 请我们和陈‘安静’”的邮件,在美国营救陈光诚一事上,中方要求不能让人看到中国政府在美国压力下行动。(国务院文件截图)

这些邮件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部分原因在于希拉里邮件门涉及2012年9月班加西恐袭、班加西美国大使惨死,以及其后的海豹突击队六队被害事件。这一事件是奥巴马-拜登-希拉里行政机构的重大失败。

此外,社交媒体上,有关2012年2月6日时任中国重庆公安局长王立军进入美国领馆,2012年4月27日中国盲人律师陈光诚逃至美国使馆,这三件事前后相差仅7个月,希拉里对此的判断决策和处理方式、奥巴马-拜登行政机构看重什么?这些都成为华人的热议话题。

川普上任总统后对外国冲突的美国干预方式,显然和奥巴马-拜登-希拉里当政时期有很大的不同。

川普不仅不回避行使美国的影响力,而且他正确行使美国干预方式的想法实际上是对过去政策的改进。今年是拜登竞选总统,这些内容能给本次选情带来什么影响? 相信民众在了解了全面信息后,会做出自己的判断。

这里按时间顺序挑出与三个事件有关的部分邮件和读者分享。有兴趣的读者也可自行一封封查看希拉里的邮件:https://foia.state.gov/search/results.aspx?collection=Clinton_Email。

“奥巴马政府错误低估了王立军的价值”

国务院的虚拟阅读室内,针对2012年的王立军出逃事件并未公布敏感内容,希拉里私人邮箱里主要搜集了各路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导。

2012年4月21日,希拉里的顾问兼闺蜜Cheryl D. Mills转发给她一篇路透社的分析文章“美国是否丧失了一次洞察中共最高领导层的机会?”,文中指出,美国的一些现任和前任高官认为,奥巴马政府错误低估了王立军的价值。以下是文章摘要:

2012年2月6日,王立军突然携带指控薄熙来家族的文件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美方没有通报华盛顿通常听取此类信息的官员,原因是:对他的故事持怀疑态度。一位美国官员告诉路透社,直到王立军入馆的新闻见诸报端,“我们才得知有关谋杀(的指控)。”

虽然王立军的指控涉及中共领导层交接(习近平上任),但华盛顿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并未严重威胁共产党对中国的控制。

根据美国情报机构的评估,薄熙来垮台的政治影响有限,与1989年六四抗议事件严重动摇中共的领导不可同日而语。华盛顿处理王立军案的机构认为,这主要涉及地方和个人的恩怨,且对王立军的人品和名声持怀疑态度。

“从美国政府的观点看,卷入其中能得到什么好处呢?”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对路透社说。他认为奥巴马谨慎处理此事的方式得当,“这是中国人关于中国的事”。

布鲁金斯学会聘请了许多前美国政府官员,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也从中招募了20多名外交政策顾问进入他的竞选团队。李侃如也是克林顿政府时期的亚洲政策高级顾问,奥巴马总统的中国顾问团成员,并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荣誉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国际顾问等。

文章说,美国现任和前任官员都表示,王立军提供了涉及薄熙来夫妻的详细腐败指控。但美国政府一直严密保守这些内容,甚至阻止那些正常会看到此类材料的高级官员查阅。

由共和党领导的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要求通报情况和获得相关文件,但官员们表示,行政机构仅向国会提供了很少的信息。

一些听取了王立军简报的官员说,王立军的材料密密麻麻,令人困惑。一位官员说,该材料在美国情报机构的优先次序上不算高,似乎与共产党政府的稳定有关。

几位美国官员表示,奥巴马政府从未对王立军暗示避难的意愿表现出什么兴趣。文章最后说,领事馆官员最终安排或说服王立军自愿离开。

2013年10月,希拉里在伦敦智库查塔姆之家回顾此事时说,他们以“非常专业的方式完成了任务”,因为他们处理得“非常谨慎,没有让参与其中的任何人感到尴尬,而是设法解决了这一问题。”该谈话录像于2013年10月11日公布。

陈光诚:似乎没人给中共政府施压

针对陈光诚2012年4月27日逃至美国使馆以及一个月后赴美的故事,2012年6月18日,《政客》杂志(Politico)首席国际事务专栏作家Susan a Glasser写了一篇特写:“希拉里,盲人异见者,以及后推特时代的外交艺术”。

希拉里的顾问兼闺蜜Cheryl D. Mills转发这篇文章时,特别用颜色突出一整段话,文中赞扬希拉里“这位有望竞选总统的国务卿具有‘明星力量’和女性领导的‘软实力’”。

在第11和12页,文章写道:“自从奥巴马任命她担任这份(国务卿)工作后的第一次会议开始,她就被一位亲密顾问敦促‘向东看’。 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和亨利‧基辛格也有同样的建议。‘你必须着眼于亚洲……感觉现在我们参与得不够,中国就要取得巨大的成功了。’”

结果希拉里打破传统,决定将非洲大陆作为她上任后的首次出访地。

文章说:“她是故意这样做的,部分是为了表明她不再是与北京讲人权的那个第一夫人了。但她立即被旧的人权盟友批出糗,私下里,她在奥巴马政府中的新同事也这么说。希拉里在受访时说:‘事实证明,这引起了很大争议。我还需要向他们表明:……人权是重要,是国务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还有很多其它事要做。我要提人权吗?当然,但我还将提出经济问题,以及……其它部分。’”

希拉里继续说:“所以我当然要给他们(中国)传递这样的信号:我是可以做生意的人。在我过去20年已经告诉过你们的所有(人权)事务上,我将永远不赞同你们。但我将代表整个投资组合。”

2012年5月7日,Cheryl D. Mills发给希拉里一封标题为“MFA明天的会议 请我们和陈‘安静’(silent)”的邮件,其中说,在美国营救陈光诚一事上,中方谈判代表崔天凯的副手提供的中国官方信息表明:美方(和陈光诚)越不张扬,就越有机会以各方都满意的方式解决。不能让人看到中共政府在美国压力下被动行动。

这或可解释:为何希拉里事后在回忆录中说,他们满足了陈光诚的所有愿望,陈光诚的意愿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这是一次外交上的胜利,但陈光诚并不这么认为。

根据2015年2月25日BBC的文章“陈光诚回忆录称希拉里向中国政府妥协”,陈光诚在那时即将出版的回忆录中写道,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他的前途、去留问题上向中国的谈判者妥协。他当时面临巨大的压力,不得不接受离开中国的选择,他说这并不是他当初的意愿。

陈光诚说,“似乎没有人给中国政府施压,而是把巨大的压力放在我的肩膀上,把我当成双方交易的筹码。我突然感到非常的悲哀,使我哭泣。”

班加西事件 极端恐怖势力肆意横行

2012年9月11日晚间,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遭激进伊斯兰恐怖主义武装分子袭击,造成班加西美国大使约翰‧史蒂文斯等四人身亡。当时的国务卿希拉里负责处理这件事。

事发次日,希拉里在9月12日发表声明,将凶手形容为“持有重型火力的武装分子”,“并说一些人试图证明这种恶性行为是对互联网上煽动材料的回应。美国对诋毁他人宗教信仰的任何故意行为表示遗憾。”并重申“美国对宗教包容的承诺”。

9月13日希拉里在摩洛哥战略对话会上说,“对我个人而言,这段视频令人作呕且应受谴责。它似乎有一个深刻的愤世嫉俗的目的:诋毁伟大的宗教并引起愤怒。但就像我昨天所说的,用暴力回应此视频是毫无理由的。”

在攻击事件后数周,时任总统奥巴马及其他行政官员轮番在不同的场合和电视采访节目中,谈论《穆斯林的无知》一片引发了许多针对美国外交设施的攻击事件,并宣称该片是班加西事件最主要的导火索。时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赖斯9月16日评估班加西的攻击是自发性的,“主要是被这部充满仇恨的影片(《穆斯林的无知》)所激怒。”

问题是:当时该电影只有预告片上网,如果这只是为了抗议一部冒犯性电影所引起的“自发的、没有预谋的”示威,为何一群人会身着防弹背心,使用火箭推进榴弹等重型武器?

此外,袭击近八个小时后,攻击者又打开了约一英里外的中央情报局大院,炸死了两名CIA的人。

9月24日,希拉里副幕僚长沙利文(Jacob Sullivan)把希拉里关于班加西的所有声明和谈话汇总传给她,并提醒:“你没说过‘自发’一词,也没为动机定性。你对那个视频的处理态度是说,有些人试图在此基础上‘合理化’攻击。”

事后,希拉里否认她在班加西事件的性质上误导了公众。

但事件继续发酵,共和党及媒体质疑:大使遭到袭击后求援,为何奥巴马政府没有采用军事干涉?事件是由于美国人侮辱他人的宗教行为、咎由自取,还是基地组织预先有组织的恐怖袭击?班加西事件是美国情报机构的失败,还是美国政府在利比亚的政策和世界观的失败?

希拉里10月3日请助手打印的一篇华尔街日报观点文章“班加西是奥巴马的凌晨三点”写道:“政府无视关于班加西安全局势的警告。因为没有人真正关注,特别是在选举年,又因为利比亚被视为外交政策上的成功。当事情确实发生时,政府对美国人安全的关注服从于对利比亚‘主权’的考虑。”

文章还写道:“袭击发生后,政府把责任推向录像带,也许是因为在政治上不便指出基地组织不但没有被击溃,反而在奥巴马主政下更壮大,还不如前总统布什主政时期。声讨录像带也呼应了行政机构首先谴责美国的反应习惯。 这种说法破产后,就该责怪情报人员,诸如此类。”

当时的奥巴马总统正在寻求竞选连任。他宣传的主要功绩之一,就是击毙本拉登、削弱了“基地”组织、美国本土安全保障相对增强等反恐成果。

2016年1月15日,以该事件为主题的电影《危机13小时》上映,详细描述了班加西领事馆遇袭事件的过程。◇

(转自大纪元)了解更多,请记下天窗传媒网

海外网址: https://celestialligh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