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 看看明朝皇帝怎样过元宵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 明朝皇帝又是怎样过元宵节的呢( 图片:明代绘画《宪宗元宵行乐图卷》局部)
正月十五闹元宵 明朝皇帝又是怎样过元宵节的呢( 图片:明代绘画《宪宗元宵行乐图卷》局部)

黄历正月十五,也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这一天,中国人都要吃元宵、放鞭炮、赏花灯,欢欢喜喜闹元宵。那您知道中国几百年前的明朝是怎么过元宵节的吗?今天,就为您介绍一下明朝宫廷元宵节有哪些特色?明朝皇帝又是怎样过元宵节的?

爆竹声声闹元宵

1966年的一天,在江苏苏州虎丘乡的新庄,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明朝的墓葬,从墓中出土了100多件奇珍异宝,其中有一幅画气势恢弘,经专家考证,这是一幅明朝宪宗皇帝过元宵节的行乐图。

你看明宪宗头戴黑帽,身着绣金龙袍,坐在殿前的黄色帐篷下,看太监、童子们放爆竹。

明宪宗头戴黑帽,身着绣金龙袍,坐在殿前的黄色帐篷下( 图片:明代绘画局部)
明宪宗头戴黑帽,身着绣金龙袍,坐在殿前的黄色帐篷下( 图片:明代绘画局部)

右下角的一名太监从木箱里往外取爆竹,准备分发给大家。

放爆竹的太监童子也形态各异,胆大的直接把烟花拿在手里放,胆小的把爆竹放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去点燃。

放爆竹的太监童子也形态各异( 图片:明代绘画局部)
放爆竹的太监童子也形态各异( 图片:明代绘画局部)

紧接着宪宗换上了金龙黄袍站在殿前,身边的宫人也穿着喜庆的衣服。这一天,最重要的看点还是赏灯,明朝过元宵节还特别规定,从正月初八上灯到正月十七落灯,要一连张灯十夜,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正月十五元宵节,更是把赏灯的气氛推向高潮。

宪宗换上了金龙黄袍站在殿前( 图片:明代绘画局部)
宪宗换上了金龙黄袍站在殿前( 图片:明代绘画局部)

马形灯寓意马到成功,蟾蜍灯寓意蟾宫折桂;另外还有漂亮的螃蟹灯、兔子灯、仙鹤灯和官员灯。

蟾蜍灯寓意蟾宫折桂( 图片:明代绘画局部)
蟾蜍灯寓意蟾宫折桂( 图片:明代绘画局部)

民间街市搬入宫中  外邦朝觐献宝

为了增加喜庆的氛围,民间的街市情景也搬到了宫中,货郎的车上就挂着各色彩灯。车上摆满了孩子们喜爱的各种玩具和零食,货郎车周围,童子们拿着各种寓意吉祥的彩灯,其中象形灯象征太平有象。

货郎的车上就挂着各色彩灯( 图片:明代绘画局部)
货郎的车上就挂着各色彩灯( 图片:明代绘画局部)

佛教有在正月十五点灯供佛的习俗。而道教中,上元节为天官大帝(民间相传即为尧)诞辰,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分别属天、地、水这三官大帝主管。上元节乃天官华诞,故燃灯以庆。化装演出的队伍里,有的扮作扛着毛笔的道士,有的扮作光头凸肚的弥勒佛。

化装演出的队伍里,有的扮作扛着毛笔的道士,有的扮作光头凸肚的弥勒佛( 图片:明代绘画局部)
化装演出的队伍里,有的扮作扛着毛笔的道士,有的扮作光头凸肚的弥勒佛( 图片:明代绘画局部)

紧接着是由外国使臣组成的献宝队,他们牵瑞兽、扛珊瑚,向皇帝展示进献的各种宝物。另有敲鼓的、吹笛的组成一个乐队,他们热热闹闹、浩浩荡荡走过殿前供宪宗皇帝检阅欣赏。

由外国使臣组成的献宝队( 图片:明代绘画局部)
由外国使臣组成的献宝队( 图片:明代绘画局部)

鳌山观灯赏杂耍

宫廷不仅有市井街市,还特意请来了杂技班子,身着盛装的宪宗皇帝坐在大殿前欣赏演出。台下各种杂技表演尽显其能,有钻圈、魔术、倒立等等,惊险刺激,令人目不暇接。杂技表演旁边,还有专门的乐队用来助兴,敲锣打鼓,呐喊助威,热闹非常。

宫廷不仅有市井街市,还特意请来了杂技班子( 图片:明代绘画局部)
宫廷不仅有市井街市,还特意请来了杂技班子( 图片:明代绘画局部)

在杂耍表演的右后方还有一座用松柏树枝扎成的灯棚,据说它是仿照玉皇大帝巨鳌的形状而建造的,因此称为“鳌山灯棚”。灯棚上挂着各式漂亮的彩灯,彩灯之间还有“八仙”往来穿梭,看上去非常喜庆。

“鳌山灯棚”灯棚上挂着各式漂亮的彩灯,彩灯之间还有“八仙”往来穿梭( 图片:明代绘画局部)
“鳌山灯棚”上挂着各式漂亮的彩灯,彩灯之间还有“八仙”往来穿梭( 图片:明代绘画局部)

在中国,年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元宵之夜,赏灯猜谜吃元宵,已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转自希望之声)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474566

了解更多,请记下天窗传媒网

海外网址: https://celestialligh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