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中美关系的北戴河效应

杨威:中美关系的北戴河效应
2022年8月5日,中共宣布针对美国的“反制”措施;拜习通话一周后,中美关系忽然急转直下。图为2021年11月16日,北京街头的一个大屏幕正在播放拜登和习近平视频会晤的画面。(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共主要针对台湾的军事演习,实际避开针对美国,似乎没法为中共高层扳回面子;正在参加北戴河会议的中共高层赶紧又追加了针对美国的“反制”措施。在外界看来,这似乎太过头了,但对习近平来说,台湾和中美关系固然重要,在北戴河会议上保住权威却更重要,确保连任才最重要。拜习通话和佩洛西访台,都选择了北戴河会议这一时间点,自然也就看到了中美关系的北戴河效应。

中共珊珊来迟的“反制”动作过度

8月5日,中共外交部宣布了针对佩洛西访台的“制裁”和“反制”措施,取消了三项中美军事沟通机制,暂停了五个中美合作项目。

拜登和习近平通话一周后,中美关系却急转直下。当然,双方通话后的声明多少也显示了不详之兆,两人极度缺乏共识,并在台湾问题上争执不下。中共党媒原准备继续宣传“中美合作”、“元首外交”,为习近平连任造势,最后却偃旗息鼓,宣传口径改为对美国“阐明了立场”。

双方唯一的共识,就是工作层级“继续沟通”。然而,一个星期后,中共宣布暂停八项工作层级的“继续沟通”。如此戏剧性的变化,拜登和习近平在一周前恐怕都没有想到。这突如其来的变化,真的是因为佩洛西访问台湾吗?

中共外长王毅回答了这个问题。8月5日,王毅在柬埔寨参加东盟外长会议后,在记者会上专门阐述了台湾问题的立场,他自然要痛骂美国;不过,他也承认,“美众议长访台曾有过先例”;并说,“当年美众议长金里奇对台湾的访问是一个严重错误,中国政府当时就予以强烈反对”。

同是美国众议院院长的金里奇,1997年访问台湾时,中共仅仅是“强烈反对”;如今佩洛西访问台湾,中共不但制造了又一次台海危机,还宣布切断与美国的沟通、合作项目。中共外交部和党媒尽情叫骂,但不敢解释真正的原因。

1997年,金里奇先访问了北京和上海,然后去了台湾,尺度显然比佩洛西更大;但金里奇表示,中共事先的回应只是“冷静”,事后也仅是反对而已。中共现在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不惜加速中美关系的恶化,不惜招致国际社会的齐声谴责,真正的原因不在台湾问题本身,也不在于佩洛西,而是正在参加北戴河会议的现任中共最高领导人为了连任,需要摆脱此番输阵又输人的窘境。

中共的又一次严重误判

对于佩洛西是否会访问台湾,中共内部显然又出现了一次严重误判。中共事前过于高调的姿态显然过于乐观了,当时很可能占主导的意见认为,高调反对就足以迫使佩洛西取消访台的行程,并认为白宫会介入劝阻。中共应该没有认真准备佩洛西可能访台的预案,导致措手不及。

中共对美外交应该由政治局委员、外事办主任杨洁篪主导,但最近一次中美外交高层级对话,是王毅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7月9日在印度尼西亚G20外长会议期间的会面,台湾问题也是双方会谈的关键内容之一。布林肯表示,当时已经告知王毅,佩洛西将自主决定访问台湾,独立于美国政府。

现在看来,王毅很可能认为,布林肯只是借佩洛西访台向中共施压,白宫也借此增添拜习通话的筹码。中共高层大概听从了王毅的建议,认为只要摆出高调反对的姿态,就能吓唬住美国,应该也认为白宫会出面阻止佩洛西。拜习通话时,这恐怕也是双方唇枪舌剑的焦点之一,新华社的声明特殊强调了台湾问题。

在中共看来,这些应该能吓阻佩洛西。估计在8月1日前,中共完全没有意识到判断失误;或许中共高层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北戴河会议,已经无暇顾及。因此,8月2日佩洛西飞抵台湾时,中共军机只是象征性地进入台湾西南防空识别区,显得准备不足。佩洛西专机降落后,新华社在半夜才临时宣布环台军演,却在佩洛西离开台湾之后的8月4日才开始。中共貌似强硬,实则示弱。

当中共高层醒悟到输了这一局之后,北戴河会议已经开始,应对佩洛西访台的失误,可能立刻遭到了中共内部政治对手的攻击和质疑。向台湾转嫁怒气的方式,能糊弄一些老百姓,但在中共内部却过不了关,于是针对美国“反制”的候补大动作也就被迫出炉了。

中共高层急于应对内部质疑

中共高层当然可以把此次败局的责任都推给王毅。几个月前,中共对俄乌战争判断失误,中共外交部主管对俄外交的副部长乐玉成就被贬到广电总局任副手。王毅是否会像乐玉成那样成为替罪羊,目前尚未得知;但在北戴河会议上,习近平的政治对手和元老们恐怕不吃这一套,内部的质疑恐怕会扩大,到底谁该对中美关系持续恶化负责?谁该对不断遭遇国际孤立负责?

现任中共高层只有坚持反对“软骨病”的立场,还要维持“坚决斗争”的做法,才能不被反对派压倒。各派争执不下之际,八项对美“反制”措施出笼,现任中共高层要向所有人发出信号,自己的权威绝不容置疑,以往也没有误判,责任全在美国,因此必须强力反击。

然而,如此大尺度的“反制”仍然可能受到质疑。假如真要强硬的话,类似的举动为什么不在佩洛西访问台湾之前亮出来,环台军演为什么没有事先进行,却在事后才仓促登场、草草结束。

外界很难知道北戴河会议发生了什么;但中共党媒却很快泄漏了端倪。8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置顶刊登一篇评论员文章,《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文章称,“力量生于团结”,“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北戴河会议之际,中共党媒忽然大谈“团结”,等于透露了北戴河会议上的不“团结”,各派的“斗争”看起来相当激烈,党媒不得不授命公开喊话。文章还称,“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需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如此连篇累牍的解读,实际远远超出了习近平讲话的主题内容,更像是借题发挥了。现任中共高层的权威性可能遭到了很大程度的质疑,因此不顾中美关系的继续恶化,最终宣布了八项对美“反制”措施,以展示对内对外的强硬。不过,除了高层的“团结”问题外,中共军队内部似乎也出了问题。

中共军队内部也有状况?

中共外交部宣布的八项对美“反制”措施,前三项都与军队有关,措辞也最重,分别是:取消安排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取消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取消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

这三项中美军方的沟通安排都是“取消”,而后五项都是“暂停”,分别是:暂停中美非法移民遣返合作;暂停中美刑事司法协助合作;暂停中美打击跨国犯罪合作;暂停中美禁毒合作;暂停中美气候变化商谈。

按照字面的理解,“暂停”的五项合作随时可以恢复,算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而且这五项合作对中共可有可无,本来也不会真正与美国合作。相比之下,“取消”之后再恢复就麻烦得多。“取消”的三项都是关键的军事沟通机制,意味着避免中美军队擦枪走火的渠道可能被人为切断,对中共实际并不利。中美若真的开战,中共军队显然会落于下风;中共军机没敢拦截佩洛西专机,导弹试射也没有提前进行,表明中共在试图避战。

外界对此的另一种解读是,中共军队高级军官与美军直接沟通的权力被中共最高层“取消”了,因为可能有人擅自与美军沟通,甚至泄漏了中共军队示弱的信息。“取消”三项沟通机制后,除了中央军委,谁也不能再随便与美军沟通了。这表面上是“反制”美军,实际上是把中共军队对外沟通的权力上收了。

8月6日,新华社报导:中央军委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要求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军队政治学习不算新鲜事,但学习“治国理政”还是有点匪夷所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就是集合了习近平从2020年2月3日到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109篇,并不是专门的军事内容。过去这两年却是中共迅速走下坡路的两年,很可能也是北戴河会议的主题之一,“治国理政”是否得当,应该也会激烈争论。

新华社报导中真正想说的话是,“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北戴河会议期间,现任中共最高领导人还在展示军权,估计遭遇的阻力超过了预期,军权是否真的绝对在掌控之内,似乎也要画问号了。

结语

中共在佩洛西访台前明显误判,造成应对失策,事后为了避免难堪,又大动作不断,把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和与西方的关系进一步弄僵。中共高层大概也知道此举并不明智,但为了应付北戴河会议上的激烈内斗,却不得不出此下策。白宫短期内大概不会再谈放松对华关税了,拜习会恐怕也悬了。

拜登应该希望看到中美关系成为北戴河会议的关键话题,但不知是否预估到如此激烈的北戴河效应。中美“竞争”已经升级为对抗,中共又主动脱钩,无论拜登是否有所准备,白宫的对华策略都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刻了。

大纪元首发

(转自大纪元)了解更多,请记下天窗传媒网
海外网址: https://celestiallight.org
大陆免翻网址:https://x.co/v7777 或 https://x.co/v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