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会晤刘鹤及中方代表(图片来源:BRENDAN SMIALOWSKI/AFP/Getty Images)
为期两天的中美高级别贸易谈判,于1月31日在美国华府落幕。随后,新华社和美国白宫发出此次的会议通告,外界留意到,中方的通告内容模糊,似乎处于劣势地位。
当地时间1月31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办公室就贸易谈判发布公告。在公告中,白宫明确列明双方此次谈判的7项议题:
第一、美国公司遭到中国企业要求强迫转让技术的做法;
第二、中国境内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必要性;
第三、美国企业在中国面对大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第四、中国(中共)网络盗窃美国公司技术所造成的损害;
第五、(中共)导致产能过剩的市场扭曲措施,包括补贴及支持国有企业;
第六、想要取消限制美国向中国销售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产品的市场壁垒和关税;
第七、货币在中美贸易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白宫还强调,美方特别注重结构性问题,以及如何就削减贸易赤字达成有意义的协议。双方也将中国向美国的农牧民、制造商,及企业购买产品的议题,列为贸易谈判的关键部分。
相比之下,新华社的通报中,虽然列举了美方提出的要求,但对于如何解决美方所提出的要求,则以“中方将积极回应美方关切”进行描述。
对比白宫与新华社的公告不难发现,美方向中方提出的要求非常明确,而中方向美方提出的需求则“一笔带过”的阐述。
此外,中方在描述两国在处理贸易纠纷的态度时,一方是“积极”,一方是“认真”。
从新华社发布的通稿可见,中方肯定美方提出的要求,并积极回应。而习近平的一个举动也引起外界注意。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会见川普时,将习近平的一封信件转交给川普。习近平在信中表示,在川普治下,美国经济得到良好发展。习近平说已安排中方购买美国大豆,他期望中美双方在90日“休战期”内会面,并在期限前达成协议。
而刘鹤也在与川普会面期间,使用英文与川普直接对话。刘鹤说,中方期望与美国达成协议,也会从美国购入500万吨大豆。
另从白宫文字记录中发现,二人在对话中说的是“每天”(per day)。但后来媒体报导这是口误。
刘鹤说会从美国购入500万吨大豆(图片来源:白宫官网截图)
至于下一次“习川会”的安排,川普表示,有可能会在第二次“川金会”前后与习近平见面,又或于佛罗里达州(Florida)接待对方。
美国《纽约时报》报导,川普表示有信心与中国达成协议。但他也警告,如果北京不接受美国的要求,华盛顿仍将对中国商品征收更高关税。
( 转自看中国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gb/2019/02/02/883630.html)了解更多,请记下天窗传媒: https://celestialligh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