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意味着什么?最新纪录片《死而不亡》称找到答案

人死后有来生吗?(图片:pixabay)
人死后有来生吗?(图片:pixabay)

Netflix的6集新纪录片《死而不亡》(Surviving Death)根据畅销书作家和记者莱斯利·基恩(Leslie Kean)的同名小说改编,通过最新的科学研究和曾经经历过濒死状态的幸存者所提供的第一手资料制作而成,讲述目前科学对濒死状态的研究,以及探讨人在死后将会有怎样的经历。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死后又会魂归何处。

人死后有来生吗?新纪录片《死而不亡》宣称已得到科学证实。片中涉及到对个人经历、濒死体验、生命轮回、以及包括灵媒,降神会、捉鬼和前世记忆等超自然现象的描述分析。虽然这部纪录片的目的是为所有这些说法提供“证据”,但这部纪录片也把宗教信仰中的观点当作是证明或反驳的东西,而大多数宗教信仰都不属于科学范畴而无法证明。

濒死体验

《死而不亡》系列纪录片讲述了一系列超自然现象。第一集探讨了濒死体验对情感的影响。受访者描述了溺水、过敏反应后猝死以及分娩时大出血的悲惨故事。在濒死体验过程中,即使是大脑皮层的脑电波在血流量减少的几秒钟内停止时,所有人都经历了意识的感觉。人们回忆见到死去的亲人、看到明亮的灯光或陷入无色的世界;一些人看到了一条隧道,而另一些人回忆说看到医生试图尽力抢救他们。

濒死体验已经有研究表明,人们可能会在医生无预见的情况下体验到意识。然而,这并不一定证明这些体验的本身是神秘的;也有可能在心脏停止跳动后,大脑活动和意识持续的时间比预想的要长。

然而,研究人类的死亡时刻是富有挑战性的,迄今没有人最终证明濒死体验背后的机制。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New York University Langone Medical Center)危重护理和复苏研究主任萨姆•帕尼亚(Sam Parnia)博士对心脏骤停的幸存者进行了调查,发现在140名受访者中,46%的人在事件发生时感觉清醒。有些人的记忆似乎来自于重症监护病房(ICU),而当时患者的心跳已恢复。

纪录片中的案例则是心脏骤停患者通常在复苏后的几天或几周内都处于昏迷状态。例如,那些报告感觉到敌对生物在折磨他们的人,可能正在经历一种常见的幻觉,这种幻觉发生在人们从镇静状态中恢复过来并脱离了呼吸机时。

但研究中有10%的人有听起来像是典型的濒死经历,还有两人回忆说看到或听到了自己的复苏过程。一个人记忆真实也可证实,他感觉自己盘旋在身体上方并能准确描述整个复苏的过程,包括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和一个秃头的医疗专业人士回应护士的求助电话。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的《复苏》杂志上。帕尼亚博士表示:“他们描述了濒死体验的全过程,在其中一个案例中,我们第一次成功确认了长达5分钟的过程中的细节,这简直不可思议,因为大脑皮层通常会在缺氧2到20秒内关闭。”

帕尼亚博士指出人们所了解到濒死体验似乎有超自然的和神秘的因素,它们与妄想和幻觉并不一致。这种意识可能比专家们想象的更为复杂,因而需要客观地研究这个问题。

不管濒死体验背后的机制如何,这些事件对于经历过它的人们有着不同凡响的变革性意义。在《死而不亡》纪录片中,制片人采访了一个对麻醉剂过敏的男子。他回忆说看到了他已故的父亲,他和他的父亲生前关系不好,但他的父亲拥抱了他,这使他无比欣慰。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的心理学家、高级讲师戴维·王尔德(David Wilde)采访过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她在201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报道了一位患者当她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时,感觉进入一个黑暗的空虚中,在反思了自己一生中做过的所有坏事后听到一个声音告诉她不要对自己太苛刻。恢复知觉后,她觉得自己有机会重新开始。她最终成为了一名顾问和跨宗教牧师,她说如果没有濒死经历,她是不会这样做到洗心革面的。

研究意义

《死而不亡》中宣称的死后来生是否科学仍然令人深思?一些濒死体验可以借用科学的手段来解释,例如死亡过程中的身体表现。纪录片的许多其他部分的探讨涉及了科学无法涉及的领域。诸如如对转世轮回的信仰,以及感受到已故亲人的存在。

这是宗教(无法检证的主张)和超自然现象或超心理学(大多数可以证明,并且其中大多数已经被证实)之间的界线。这部纪录片不加批判地谈及到了波兰的灵媒弗兰尼克·克鲁斯基(Franek Kluski)。他表示能够表现出灵魂,将他们的手浸在蜡模中,创造出这些灵媒无法自己做到的‘手模’。1920年,一位法国研究人员进行了他所谓的克鲁斯基技术对照实验,没有发现克鲁斯基伪造的证据。但是一直有对那些实验的局限性的怀疑。

最终,《死而不亡》讲述了一个令人信服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宇宙意义的渴望,以及他们对逝去的家人和朋友深切和无尽的爱。科学或许永远无法证明或否定死后来生的存在,而许多家庭从死后生命轮回的信念中获得了无比强大的安慰。

责任编辑:李靜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