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王朝末世 东北大瘟疫

100年前王朝末世东北哈尔滨沈阳发生了大瘟疫(图片:希望之声合成)
100年前王朝末世东北哈尔滨沈阳发生了大瘟疫(图片:希望之声合成)

100年前,正是清朝末年,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大清要完(药丸)”的年代。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想和这个拥有3亿左右人口的大国交往。但是清朝觉得不想和哪些不懂下跪礼仪的野蛮民族交往。

但是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大家才知道,和大清朝有往来的至少有八个大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世界上的各个角落,只要是有船能到达中国,都有人来到中国。无论是办公事的,还是办私事的,你来我往。

东北,是满族人的老家,清朝入关后,顺治皇帝告诉满族人,要守住老家。毕竟满族人是外族人统治汉族,要给子孙留后路,万一有什么意外,可以退守东北。

于是在清朝,东北被视为“龙兴之地”,顺治开始,分段修千余公里东北柳条长城,也就是柳条篱笆墙: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曰“老边”;自开原东北到吉林市北曰“新边”。就把东北这块地方用柳条篱笆圈起来了。

康乾盛世天下太平安稳,人口迅速增长到3亿左右。而赶上王朝末世战乱饥荒,天灾人祸不断,东北这块人烟稀少的“龙兴之地”被很多人看中,于是就有了“闯关东”,大批的山西、山东、江苏、河北、河南各省饥民向土地肥沃、人烟稀少的东北逃难。一时间这东北就聚集了诸多省份的移民。

这个时候日本和俄国发生战争,两家都看好了东北这块大肥肉,日本和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东北建起了中东铁路。这铁路的中心就在哈尔滨。

这一年,1910年的秋天,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爆发了鼠疫。10月份,一家工厂几个华工感染鼠疫死了,工厂老板遣散了剩下的工人,其中有两个华工就回了老家。海归传瘟疫的故事正式开始了。

1910年11月到了年底格外的冷,哈尔滨道外傅家甸这个地方,做买卖的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魁升员大车店”客栈住进了两个冻的哆哆嗦嗦面色惨白的外乡人。没有人在意这两个外乡人,结果第二天两个人就死了,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点。病死人这种事情大家也都见过,没有在意,外乡人无亲无故,抬到郊外乱葬岗扔了。没想到过了两天,同一房间住的客人发高烧,咳血,很快就死了,皮肤也出现紫红色斑点。还没等到客栈老板抱怨自己晦气、摊上这种事情,客栈老板一家人也开始出现高烧咯血症状,全家人都死了。这下邻居们坐不住了,觉得这客栈是个凶宅。

当时的人们不知道,在10月25日海拉尔市已经出现了相同的案例,归国矿工死亡,继而,整座客栈出现相同症状。地方官将疫情上报北京。由于疫情传播速度惊人,俄国和日本竟以此作筹码,要挟清政府。

俄日两国早已对东北三省虎视眈眈,以防疫为借口,派兵进驻东北,准备抢夺东北控制权。

疫情和外交告急,虽然种种迹象已经显示出气数已尽,但大清王朝依然要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担当自己的责任。隆裕太后垂帘听政,身为总理大臣的袁世凯,启用这位真正的海归,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颇有外交经验的的施肇基担任防疫大臣。

施肇基推荐31岁的时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相当于副校长的伍连德主持抗疫工作。

伍连德这副校长可有真功夫,他出生在马来西亚,在英国剑桥大学专攻热带传染病和细菌学的研究。

但是伍连德出发前,向施肇基提出要求,如此大型的传染病前所未有,总会有许多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所以伍连德希望施肇基能给与他全权指挥的权力。施肇基承诺将向上级请示。

等待伍连德赶到哈尔滨的时候,已经是1910年的圣诞节前夕。这种可怕的传染病,已经在东北传播一个多月了,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感染。

伍连德发现,病患与死者身上出现的发烧、咳血、浑身长满红黑色斑点,与鼠疫的症状相同。

但是鼠疫是跳蚤咬了病老鼠,再去咬人这种方式传播的;冰天雪地的东北,跳蚤很难大面积活动,为什么鼠疫会传播这么快呢?

伍连德做了一个大胆的估计,这次鼠疫的传播,可能不是跳蚤带的病菌,而是空气传播。

这种估计在那个时候,就相当于是一个笑话:根本不可能,鼠疫就是靠跳蚤传播病菌的。一位日本医生就是这样想的,觉得伍连德的说辞一派胡言。于是这位日本医生没有做任何防护为病人进行诊治,没想到很快自己就染病身亡了。

一座天主教堂有250人病死;一家瓷器店全家8人全部染疫身亡;有的全家14口人,只有祖孙2人幸存:如此惨烈的事件每天都在发生,根本找不到有效医治的药物。

为了查出病因,伍连德与助手秘密解剖疫毙者尸体。因当时的民俗不允许损伤尸体,他们只得顶着压力从染疫身亡的日籍女子身上,取血取组织进行化验。通过高倍显微镜,发现了鼠疫杆菌,证实疫病元凶为鼠疫;并且发现这次鼠疫为传播力极强的“肺鼠疫”,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满洲里鼠疫 哈尔滨鼠疫 东北鼠疫(图片:1910-1911年间照片,出自Thomas H. Hahn Docu-Images)
清朝末年哈尔滨爆发了恶劣的鼠疫(图片:1910-1911年间照片,出自Thomas H. Hahn Docu-Images)

从疫情被发现,到现在2个月,不知疫病原因的人们,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疫情沿着东清铁路与南满铁路主要交通动脉传播,闯关东回家过年的人,把瘟疫带到各个省市。而回国的外籍人士,更会将瘟疫带向世界各地,空气传播的途径,将会演变成极为凶猛、摧毁世界的大瘟疫。

根据伍连德自述,疫情最为严峻的时候,最多的一天有183人死亡。只有七万人口的哈尔滨,就死去了六千人。

东北疫情,经西方媒体报导后,举世震惊,迅速登上国际报刊头条。有的西方媒体称黑死病是“比军队更恐怖的敌人”。在中国的外国人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敢出门,见到中国人就害怕。于是在伍连德的奏请下,东北开始停止捕杀老鼠,完全按照伍连德想法进行安排。在防疫大臣施肇基的推荐下,伍连德成为东三省及山东防疫工作的总司令。整个防疫工作还获得东三省总督锡良的大力支持。

伍连德发明的口罩,被后世人称之为“伍氏口罩”(网络图片)
伍连德发明的口罩,被后世人称之为“伍氏口罩”(网络图片)

首先:切断鼠疫传播途径及交通

当时哈尔滨的铁路运输可谓是四通八达,无论是铁路陆路交通全部停止。对成百上千的病患和疑似患者,进行大型隔离。伍连德与驻扎哈尔滨的外国领事馆商讨防疫合作。经过逐一拜访,俄国铁路局调集100节空火车车厢,停靠在铁轨上,用以协助集中隔离病人。

第二:佩戴伍氏口罩

当时,俄罗斯防疫站的医护人员对防疫措施不甚了解,也不相信伍连德,没有戴上口罩,结果医院的职员染疫身亡。在哈尔滨的法国医生梅斯耐(G.E. Mesny)也不幸染病,仅仅四天就去世了。于是伍连德发明了口罩,纱布中间夹一层药棉花。这就是我们今天医用口罩的最早雏形。医护人员用这种纱布和棉绒做成的口罩遮挡口鼻,作为基本的预防措施。

由于黑死病对肺部的破坏实在太快,让人防不胜防。戴口罩相对来说,能最有效的隔离空气中的细菌,不仅防疫人员戴口罩,邮差、警察、百姓等都戴起口罩。后来这种口罩也称为伍氏口罩

第三:调集军队,交通要道设卡

为了避免瘟疫越过山海关,扩散到中原,在清政府的支持下,伍连德调动地方军队,在山海关设立检疫站。出关的人一律要隔离七天,军令如山,没有网开一面,就连当朝皇帝溥仪的老师郑孝胥经过山海关,也严格按照要求隔离七天后,才返回京师复命。地方当局还动员了中西医师、军队、警察等所有资源控制人口流动。凡是患有鼠疫的病人,他们的房屋用生硫磺和石炭酸消毒。

为控制疫情,整个傅家甸还被分成四个区,每区设有消毒站、消毒车和医务人员及警察。并有1100多名士兵把守外围。每天派出四至六组巡察队巡视各家各户。一旦发现鼠疫病患和疑似病例,紧急送往医院与隔离所,同时对他们的住所进行消毒。

这一番大动干戈的折腾,三个月过去了,但是疫情虽然有所缓和,但是还在迅速绵延,每天依旧有几十上百的死亡名单上报。

伍连德心急如焚,难道隔离不对?他冥思苦想了整整一夜,

早晨一出门,看见街上有人踏着昨晚死去的人的尸体,连棺材都没有,只是被一块草席卷着。

伍连德恍然大悟!城外乱葬岗!

伍连德赶到城外乱葬岗的时候,触目惊心,寒冬时节的哈尔滨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土地冻的如同坚冰,根本无法挖出可以埋葬尸体的墓穴。乱葬岗时不时就有人来扔尸体,有的装在棺材里,有的卷着草席,有的干脆什么都没有,坐着的,躺着的,佝偻着捂着自己的胸口的,满脸血污的,紫黑色的四肢散布在荒野中,横七竖八有一公里的范围都是尸体,惨不忍睹。

但若不处理这些尸体,野狼野狗撕咬,病毒依旧会传播。而转过年一开春,冰雪土地会融化,堆积如山的尸体也会因为天气变暖而腐烂,那时更是不堪设想。

伍连德上报清廷,强烈要求迅速将尸体集体火化。当时的中国人根本无法接受火化这种事情。

没想到被我们现在很多人说的,“昏庸的清政府”竟然同意了火化要求。

1911年1月31日,正月初二,伴着新年的爆竹声,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集体火葬,将二千副棺材集体焚毁。

此后,传染病的疫情得到控制。1911年3月1日,在哈尔滨傅家甸,收到最后一例鼠疫病例。这场惨烈的黑死病夺走了六万人的生命,耗费白银一千万两,导致经济损失达一亿元。

伍连德受到了隆裕太后的嘉奖。一个月后的4月3日至4月28日,11个国家的专家参加的“万国鼠疫研究会”在奉天,也就是沈阳召开,东三省防疫总医官伍连德博士担任会议主席。与会中外专家建议清朝政府在东三省设立永久性防疫机构,以防止瘟疫重来。

转过年,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表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276年国祚的大清,伴随着这场瘟疫,一起结束了。

时隔一百多年,当时的防疫和抗疫记录,至今还珍藏在辽宁省档案馆。在这些档案中包括各地抗疫例行会议记录,各地拨款数额,以及清政府主办的奉天万国鼠疫研究大会。

伍连德的带领下,肆虐东北,极有可能扩散全球的黑死病,不到四个月就被扑灭了,为风雨飘摇的晚清政府挽回不少颜面。但是也耗费了大清朝最后一些家底。

当时黑死病发生后,地方当局公开疫病实情,各级官员没有隐瞒,而是大力协助防疫。加强隔离与消毒,各部署人员采用防范措施,佩戴口罩,加强消毒,并火化疫毙者尸体等等。一切资讯公开,在公众的支持和协助下,伍连德有效地阻止了黑死病。

一百年过后,今天的东北沈阳,哈尔滨再次陷入了被瘟疫包围的恐惧之中,还有没有一百年前大清末年那样的官员来力挽狂澜拯救百姓呢?

(转自希望之声)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466955

了解更多,请记下天窗传媒网

海外网址: https://celestialligh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