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世大观】黄继光堵枪眼官媒3版本 军方悄否定

【欺世大观】黄继光堵枪眼官媒3版本 军方悄否定
黄继光堵枪眼事迹出刊三版本!中共造模范英雄,内容件件遭质疑,最后如何自打嘴巴?上甘岭胜美军的战绩被中共拿来吹嘘,而事实又是如何呢?(公有领域)

各位看官好,欢迎您再次光临【欺世大观】。

今天是韩战系列第三集。说说在中共貌似碰不得的人物——黄继光。很多观众都说,你们做了件好事,把共产党几十年来玩命维护的英雄模范都说翻了个。还有朋友着急点播我们没来得及还原的共产名人。这让我们很欣慰,很感动,汗没白流。在此一并致谢。

别急,直到2009年9月10日,中宣部等部委还把黄继光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呢。您想,中共71年百万亿的浩大洗脑工程,不是一下能强拆完的,是吧。但请放心,我们几百集的反洗脑节目也不会停歇,挖坟尚未有穷期!希望大家一块上。

好,书归正本。黄继光又是一个十几亿中国人熟得不能再熟的名字。鼓吹“革命英雄主义”是中共保党保权的熟练业务。黄继光肉身堵枪眼,还有比这更英勇的吗?所以,人死了快70年,他却还是很赚钱的洗脑工具,就像上集咱们说的王成。

黄继光,原名黄继广,四川中江人,共军赴朝鲜第45师135团6连通讯员。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阵亡,死时21岁。

黄继光是不是堵枪眼而死,多年来质疑者众多,韩战研究学者穆正新曾在大纪元网站发文,引经据典,分析透撤。故本片借用一些与大家分享。

新华社三个自相矛盾的黄继光版本 人名都写错

据他指,党媒新华社先后发过三个自相矛盾的有关黄继光死前的版本。黄死后一个月,1952年11月21日的《人民日报》就刊登了“新华社朝鲜前线20日电”。这是“黄继光堵枪眼”故事的首版。

第一版本

电文称,有“三挺机关枪疯狂地扫射着,挡住了我军前进的道路”,随后,“(黄继光)便提着手雷向前冲去。敌人的机枪扫,只见他摇晃了一下,又向着敌人地堡扑去。当敌人的子弹再次射中了黄继光的身体的时候,他已经扑到敌人的工事上,并用身体堵住了一个正在发射的敌人的枪眼。接着,他的战友们便发起了冲锋。这时敌人的火力点上另外两挺机枪又叫起来,正在这个紧急的时候,黄继光伸出了一只手臂,把一颗手雷塞进敌人的火力点里,轰然一声,敌人的火力点被完全炸毁了。战斗结束以后,战友们在黄继光的身上找到九个机枪子弹射透的洞口。”

各位看官,我们不想轻慢死者,但看到这儿,我实在觉得太假了。为啥?没常识嘛!我真想问问写稿的小伙还是小妮,你是党媒记者还是鬼怪小说写手?枪弹穿身而过没事,连中数弹不过“摇晃了一下”他是钢铁侠吗?胸膛堵住连续发射的机枪口,还能继续观察敌情、发现另外两挺机枪又叫起来;更雷的是,黄英雄还伸出手臂扔了一颗手雷,把那两个机枪手报销了。

这不,有人问了,既然还有手雷,为什么不先用手雷,却挺着小身板去堵枪眼呢?由于太过离谱,一个月后,新华社二版本出来否定了一版。这回改成了先扔手雷,再堵枪眼。敌人的“三挺机关枪”又变成了“七挺机关枪”。

第二版本

12月20日《人民日报》登了新华社记者石峰、王玉章俩人重写的《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首版中荒谬情节被他俩全部删除。新版本补上了首版中没编圆乎的几点:黄堵枪眼是“天快亮了”的时候,还有“敌人火力点里的七挺机关枪撒开一个稠密的扇形的火网”,黄“用自己的胸膛抵住了正在喷吐着火焰的两挺机关枪”等等。为强调权威性,新华社在文后还加了编者按称:“此稿是经各方仔细核查最后判明的情节。”

不幸的是,二版本仍旧被民众批得体无完肤,“老兵冬雷”做了精彩锐评,我们节选几段:

石、王文章称,“敌人火力点里的七挺机关枪撒开一个稠密的扇形的火网,越打越疯狂,子弹像大雨一样地打在被炮弹炸起的山坡上的虚土里。”

“黄继光的左臂和左肩被射穿了两个洞。他回过头来望了望,看见他的两个战友都一声不响地躺在那里,爆破的任务就完全落在他的身上了。于是他忍着痛,继续慢慢地向火力点爬去,直爬到离火力点只有八九公尺的地方,他就挺起胸膛,举起右手,准备把手雷扔向敌人。正在这时,一梭子机枪子弹又射进了他的胸膛,他又倒下了。他胸膛上被射穿了五个洞,鲜血汨汨地流着,他昏迷过去了……”

冬雷锐评:这段描写很假:一、如果是五颗机枪子弹高速贯穿胸膛的话,人是会当场死亡的,没有一点存活的可能性,这可不是警匪片里的情节。二、谁在现场数出有五颗子弹?战后发现黄继光的身上有九个弹孔,现在加上左臂和左肩上的两颗已经有七颗了。难道后来他扑到两挺机枪上时只中了两枪?

石、王文章继续,“黄继光从极度的疼痛中醒来了。他每一次轻微的呼吸都会引起胸膛剧烈的疼痛。他四肢无力地瘫痪在地上。他挣扎着用负伤的左臂半支起身体,然后用最后的力气举起右臂,把手雷向火力点扔过去。轰然一声,手雷在距离火力点不远的地方爆炸了。火光夹着黑烟冲天而起,敌人的机枪不响了,黄继光也被这巨大的爆炸震得昏迷过去。”

冬雷锐评:这是一段记者的想像。手雷离火力点很近,而他距手雷爆炸点肯定不到八九公尺。苏制反坦克手雷威力巨大,一下子炸塌了地堡、地堡后面的五挺机枪和几个敌人。黄继光毫无掩护地处于爆炸范围内,是不可能存活的。

石、王文又说,“在一刹那的寂静之后,忽然火力点里的机枪又叫了起来。那里的地堡是被打塌了,但没有被炸坏的两挺机枪还在一个枪眼里发射着,黄继光又醒过来了,这不是敌人的机枪把他吵醒的,而是为了胜利而战斗的强烈意志把他唤醒了。”

冬雷锐评:记者有读心术,连黄继光怎么醒过来都知道?

石、王文,“现在他已经没有一件武器,只剩下一个对敌人充满了仇恨的有了七个枪洞的身体。这时天快亮了,四十分钟的期限快到了,而我们的突击队还在敌人的火力压制之下冲不上来。后面坑道里营参谋长在望着他,战友们在望着他,祖国人民在望着他,他的母亲也在望着他,马特洛索夫的英雄行为在鼓舞着他。这时,战友们看见黄继光突然从地上一跃而起,他像一支离弦的箭,向着火力点猛扑过去。用自己的胸膛抵住了正在喷吐着火焰的两挺机关枪……”

冬雷锐评:刚刚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扔手雷,现在又像一支离弦的箭。美军的两挺机枪并排放着,并排放着的机枪必须半米以上的间距才可能射击。小个子的黄继光胸膛怎么可能同时抵住两挺机枪呢?

这二版包装,勉强挺到2000年中共开始纪念韩战50周年前后,黄继光的战友们纷纷出面回忆。窘的是,二版的一些情节又被官方否定,于是三版出炉,又删改了所有二版遭质疑的细节。而且还是被不离不弃的新华网刊登。

第三版本

三版这么说的,“1952年10月,黄继光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山顶上敌一个集团火力点,以3挺重机枪、4挺轻机枪的密集火力,死死地控制着制高点,第一、第二个爆破组连续冲上去,两组同志全部壮烈牺牲。”

“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这时他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

冬雷锐评:对照起来看,1952年“经各方仔细核查后的”新华社第二版实际上已经没有几行字能存活下来。黄继光“胸膛上被射穿了五个洞”,没人提了;黄继光堵住“两挺机枪”也不见了。

官媒后来还证实,新华社这一版竟把执行爆破任务三战士的名字都写错了!黄继广被写成“黄继光”,肖登良被写成“肖德良”,吴三洋被写成“吴三羊”。“黄继光”已经尽人皆知,中共只得将错就错,黄继广人死了名字也跟着死了。最高党媒把人名写错,这种硬伤都可以将错就错,让人无语,当然也得看写错了谁,不信你把江泽民写成江害民试试,肯定一追到底,然后打成反革命。

人们同时质疑,新华社言之凿凿称报导“经各方仔细核查”,是这样吗?前后N个版本如此不同,几次三番自己打脸,如何解释呢?看来能解释通的只有一句话:黄继光堵枪眼是造假。

黄继光堵枪眼之前几小时 仗已打完了

这结论可能还有看官无法接受,没关系,更权威的来了。黄继光所在部队、志愿军十五军军长秦基伟,这名字您熟吧,曾任国防部长。他在回忆文章《鏖战上甘岭难忘的七天七夜》里,毫不留情地排除了黄继光事迹的可能性。

他说到志愿军1952年10月19日黄昏发起收复阵地的战斗时,称部队“激战到半夜,全部恢复了表面阵地”。而中国大众熟知的黄继光事迹是“天快亮了”的时候发生的。

虚构黄继光堵枪眼的时间不但被他的军长否定,也被其所属四十五师的政治处干部李明天、王精忠、李天恩三人合著的《上甘岭大战》一书否定。书中说:“……战至20日1时,歼敌五个连,恢复了全部阵地。”

别急,还没完。2000年,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抗美援朝战争史》,这是共军当局关于朝鲜战争的最权威文献。该书第三卷第292页中明确写道:“19日晚,志愿军第四十五师……至20日1时,全歼占据597.9高地表面阵地的美军第7师共5个连,全部恢复了表面阵地”。

共军自家权威文献白纸黑字确认“20日1时”。也就是说,黄继光出场堵枪眼之前几小时,仗已经打完了。

官方至今无法回答的世纪七问

为啥黄继光所在部队都要否定黄的“壮举”呢?请听韩战研究学者穆正新的精到分析:“光是几十年里国内出版资料N遍地修改否定,加上不同说法间无法调和的矛盾冲突,早已使得‘黄继光堵枪眼’故事破绽累累,无法自圆其说了。这个故事的时间没有保障、地点模糊不清、地堡难以建造、枪眼无处设置、人身强过钢锭、手雷弱于炮仗、一人遗下多尸、多方排斥一人、我军不像军人、敌军更像我军,等等等等。”

“套用有关朝鲜战争的一个著名的句型,我们可以这样下结论说,黄继光是在编造的时机、编造的地点,扑向一个编造的地堡、堵了一个编造的枪眼。”

为此,穆先生排列了官方至今无法回答的世纪七问:

黄继光堵枪眼的时间是何时?
黄继光阵亡的阵地在哪里?
黄继光有几具尸体?(至少留下了三具不同的尸体)
黄继光投掷的手雷有几个?如何投掷的?
和黄继光一同执行任务的战友肖登良疑点重重
黄继光身后的大部队何在?
黄继光堵的地堡是否存在过?

最搞的是这个地堡,如果黄继光堵了半天枪眼而现场竟没有相应的地堡,这玩笑就开太大了。然而,中共史料恰恰表明,现场不存在可供“黄继光堵枪眼”的地堡。这不糗大了吗?

更糗的是,黄继光1952年上甘岭阵亡,这位红遍全国的特级战斗英雄的光辉事迹,居然没出现在4年后长影拍摄的洗脑红片《上甘岭》里。可以对比的是,董存瑞、杨根思、邱少云几个人都被拍成电影,单单不拍黄继光!

连郭兰英唱的《上甘岭》主题歌,那个“一条大河波浪宽”歌词也是直接忽略黄继光,这不正常吧?我看像是故意漏掉的。如果按老穆的分析,可能是怕造出个假地堡场景,被美军耻笑,给大国丢脸吧。所以,别上镜头传播,留下笑柄,偷偷在封闭大陆嗨一下给老百姓算了。

要让我们说,黄继光阵亡不假,身上几个弹洞我们也不想质疑,关键是残酷战场上身上留下多少个弹洞并不能证明他怎么死的,从最高党媒三次都编不圆,连自己长官都不承认堵枪眼这回事,最好还是算了吧。

当然,毛泽东接见了黄继光老娘,也让中宣部和党媒无法开倒车,可以理解。但包装死人,编造违反常识,虚构漏洞百出的细节,欺骗了大众几十年,至少也是犯了欺诈罪。我想死去的黄继光,地下有知,都会笑出声。

各位看官,黄继光就说到这。顺带说说上甘岭。

“胜利”与实际不符

韩战中的上甘岭战役,一向被中共媒体大吹特吹。1956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更是家喻户晓,到今天还是反美必放的经典片。大陆官媒是这样介绍该片的:1952年秋,“美国侵略者”在板门店谈判休会期间,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取上甘岭阵地,进而攻占五圣山,用武力获得他们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坚守上甘岭阵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打退了“敌人”二十多次的疯狂进攻,并在缺水缺粮等困难条件下,坚守了24天,从而赢得了时间,使中朝军队取得了大进攻的胜利。“美国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来谈判,无可奈何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朝鲜人民得到了和平。

事实上,此战只是白马山战役的佯动,通俗点说,就是以假象迷惑敌人的作战行动。美军发动上甘岭战役,是为了减轻战略地位更重要的白马山防御压力。而且是美军把上甘岭换防给韩军之后,共军才占领上甘岭。

正因为此,美军达到了巩固白马山的目的。白马山阵地是1951年秋天联合国军发起秋季攻势后,韩军第9师从共军第42军手中夺去的,42军不甘心又反扑,但还是败了,战死423人,韩军仅伤亡三十多人。

第二年秋,韩9师再次击败共军“王牌军”38军对白马山的围攻,毙伤共军1.5万多人,韩军自损不到四千人。韩9师战后获称“白马部队”声誉,该师参谋长朴正熙后来成为大韩民国第5~9届总统。

长津湖战役:共军10个王牌师vs美军一个骑师

事实上,韩战几次大型战役,中共不是遭重创,就是被它所吹嘘的“胜利”与实际不符。如1950年11月的长津湖战役,共军以10个师的王牌部队,竟然让美军一个师的陆战队突出重围,美军竟然还胖揍共军王牌死伤10倍于己。

中共吹嘘全歼美军一个团,不过是来自三个不同团的营和骑1师8团的团部而已,因为缴获了该团军旗,所以吹成全歼一个团,并称美军为此取消了该团番号。真相是,韩战后美军精简了指挥层,全军都取消了团的编制,但保留番号。如今美骑一师网页上,八团依然存在!

共军遭多次重创 被迫签停战协定 赶回“三八线”

还有1951年2月砥平里战役中,美军弗里曼团外加一个法国营一个炮兵营和一个坦克中队,以火海战术对人海战术,重创共军主力第39、40、42军8个团,毙伤五千余人。仅40军参加攻击的3个团就伤亡1,830人,其中359团3营几乎全部被击毙,美军阵亡仅数百人。

再有1951年4月的第五次战役,美军重创由共军副司令陈赓指挥的志愿军三兵团。战役后,司令彭德怀在给毛泽东发的电报中称:“三兵团损失很大,四处溃逃,企图回国现象严重,现正派人分途拦挡归队”。看官您听听,彭老总这完全是丢盔卸甲的形容啊。

可以说,图谋帮助朝鲜统一半岛的中共不仅在战争中损兵折将,被迫签订停战协定,而且没有占到丝毫便宜。相反,中共军和朝共军不仅被赶回“三八线”,朝鲜国土面积还比战前少了1,500平方英里,而且失去的是一块富产天然气的地区。

无疑,中共大内宣对国人吹嘘的上甘岭战役乃至“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堆砌在了无数谎言之上。除了众多无辜的共军官兵冤死异国他乡之外,中国人民又得到了什么呢?

又一个沉重的故事讲完了,各位看官,谢谢您的耐心观看,咱们下集邱少云再见。

欺世大观》制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