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女将 ——女中豪杰秦良玉〈上〉(图)

清朝叶衍兰绘《秦良玉像》。(公有领域)

雨霖铃敲打着碧纱窗,圆月刀驰骋过苗疆域。盛唐的蜀道难,在明末是否仍是难于上青天?巴蜀锦城,有当垆卖酒的风情,杜鹃啼血的凄美,也有三分天下的筹谋,一夫当关的雄图。这片交织著风月与战争的传奇地域,也曾孕育出一位奇女子, 许以刀光剑影的马上姻缘,历经慷慨沥血的悲喜人生。
四川忠州的鸣玉溪畔,是个山峻水秀、风光雄奇的胜地,也是秦氏一族世代居住的地方。秦氏有好女,这名奇女子便如她饱读诗书的家族,也有著儒雅文静的名字:名良玉,字贞素。她的父亲秦葵是明朝的贡生,膝下有三男一女,良玉居於第三。秦葵不仅秉承汉家书香翰墨的风仪,教授子女儒经六艺,同时也深受彪悍淳朴的民风熏陶,督促秦家子弟修习兵法武艺,秦良玉也是其中之一。
秦葵曾说:「汝一弱女子,盍习兵毋为人鱼肉。」父亲让秦良玉习武的初衷是希望她能防身自保,但天资聪颖的良玉很快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不让须眉。她自幼与兄弟比肩习武,兼读兵法,在二十岁前便精于骑射击刺之术,在兵法韬略方面的悟性尤其高。秦葵对女儿的才学赞赏而惋惜,说:「惜不冠耳,汝兄弟皆不及也。」秦良玉却慷慨答道:「使儿得掌兵柄,夫人城、娘子军不足道也。」她的豪言再次让父亲刮目相看。
古人有「诗谶」之说,认为人少年时的诗作能够预示未来命运。而良玉此言,也算一语成谶,战场是她生命的主题,她与她的家族,把一切力量都献给了明末定国安邦的事业中。历史上留下姓名与传说的巾帼英雄不在少数,秦良玉却是最特別的。除却征战一生的赫赫军功,她还是唯一在正史中以将相身分立传的女将军。史官写女子,或穿插在夫家的叙事中,或单列在后妃、列女等品类中,而她的故事却收录在《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八》,与同时代的英雄豪杰并列比肩。
父亲让秦良玉习武的初衷是希望她能防身自保,但天资聪颖的良玉很快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不让须眉。(大纪元资料图片)
父亲让秦良玉习武的初衷是希望她能防身自保,但天资聪颖的良玉很快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不让须眉。(大纪元资料图片)
神宗万历二十二年,秦良玉芳龄二十一岁,忠州一个纨绔子弟曹皋垂涎其美貌。当时心系民生的秦良玉忙于支持当地的抗稅斗争,认为他缺乏真才实学,断然拒绝。曹皋怀恨在心,以抗稅为由陷害她入狱。
秦良玉出狱,虽然心胸宽广并没有伺机报复,但从此却把婚姻大事放在了心上。她理想的人生伴侣一定是与她实力相当,让她真心拜服的英雄。蜀中才俊济济,而她身为女子,又怎么能主动去提亲呢?秦葵出马,帮爱女办了一场比武招亲的比赛,谁能打败良玉,便可做秦家的东床快婿。
比武那天,不识相的曹皋也跑到擂台上,被秦良玉几招之内打败,灰溜溜地逃走。秦良玉武功高强,又有智谋,有心提亲的大丈夫都被她一个个打下擂台。后来,一个叫马千乘的少年上场。他的祖先是汉代道出「马革裹尸」名言的伏波将军马援,因祖上有功世袭,马千乘现任忠州城的石柱宣抚使。
秦、马都是忠州的大户人家,马千乘的名声自然也在城里广传。秦良玉今日目睹其风采,颇有大汉祖先雄豪的风范。比武中,马千乘的武功略逊於她,力战不敌,他的挚诚笃意却教她心折。秦良玉一见倾心,决议成全姻缘。古人的心思都很单纯,常常一言定终身。秦良玉是文武全才,既有女儿家的细腻娇憨,也有男子的坦率热忱,是以她卖了一个不著痕迹的破绽,让马千乘取胜。终于,少年踌躇满志,春风得意,求得美人归。
婚后,秦良玉夫唱妇随,协助丈夫镇守石柱。石柱是个以苗人聚居为主的郡县,宣抚使的主要任务就是统辖归顺大明的少数民族。秦良玉没有自私地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中,而是利用平时所学帮丈夫分析局势,未雨绸缪。此地偏远,苗人彪悍,时有暴乱兴起,因而马千乘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训练兵马,维持安定。她向丈夫力言练兵之计:「今天下多故,石柱界黔、楚、蜀交,不可不练兵为保境计。且男儿当立功万里,继先高祖新息侯家声,何区区固吾圉为?」
马千乘从之,与贤妻一同整饬军务,招兵买马,很快训练出了一支武艺高强、纪律严明的石柱军队。秦良玉还博览群书,勘察地势,就地取材发明兵器「白杆枪」供士兵使用,大大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白杆枪以质地密实的白木作长杆,上配带刃铁钩,下配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可锤击。遇到悬崖陡壁,白杆枪还可钩环相连,作翻山越岭的工具,非常适合巴蜀的山地作战。马千乘治下的军队人手一支白杆,行军打仗时,白色长杆齐刷刷亮出,便知是石柱的精兵猛将,令恶贼望之胆寒。之后军士们浴血奋战,战功累累,「白杆兵」亦名扬海内,成为战无不胜的神话。
万历二十六年,播州宣抚使杨应龙勾结苗人造反,四处烧杀抢掠,得势猖狂。明廷派李化龙总督四川、贵州、湖广各路兵马,合力平乱,秦良玉夫妇和他们的三千白杆兵也在其中。这是秦良玉首次参与大规模战争,白杆兵也迎来第一次实战考验。由于特殊的装备和长期严格的训练,白杆兵作战灵活,令敌军步步败退。最后,杨应龙集中兵力,固守城里,在城外设下五道关卡,即邓坎、桑木、乌江、河渡和娄山关,每关都有精兵防守。
第一战攻邓坎,由秦良玉出马。她亲率五百白杆兵,对抗守将杨朝栋的五千兵马。敌将轻率大意,将所有兵力排成密密麻麻的阵势,想用人海战术一举吞没对方兵马。秦良玉面对十倍於己的兵力毫不畏惧,骑一桃花马,握一杆长枪,威风凜凜杀入敌阵。她左挑右砍,所到之处如风卷残沙,敌兵纷纷败落。敌人越聚越多,潮水般把她重重包围,秦良玉镇定自若,一边砍杀敌兵,一边向主将逼近。忽然她纵马腾空飞跃,一把抓住杨朝栋,把他制服在自己的马背上。主将被擒,残军也随之失去斗志,白杆兵士气大盛,杀敌无数,片刻间敌方五千人马灰飞烟灭。初战告捷,剿匪大军又先后攻下桑木、乌江、河渡三关,直逼播州外围的娄山关。
娄山关好似一道天然屏障,山势高峻险要,仅有一条小路通行,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重地。攻克这一大关的任务又落在秦良玉夫妻身上。秦良玉与丈夫商议,提出一个绝妙计策。清晨,她和马千乘持白杆枪,双骑并驰,一路拚杀奔向关口。在娄山关口,两支白杆上下起舞,仿佛比翼鸟的飞翅。夫妻俩严守关口,珠联璧合所向披靡,守关的敌兵一一倒下,援兵又无法及时补充。敌兵越聚越多,几千白杆军突然从关口两侧突袭,敌人防不胜防,落荒败逃。原来,秦良玉的计划是两人从正面进攻,牵引叛军主力至关口,白杆军则借用白杆首尾相接的优势攀越上关,潜伏在两侧,伺机出动。
失去了五道关卡的保护,杨应龙再也无计可施,孤立无援下无奈自焚而亡,叛乱很快被平息下来。论功行赏时,剿匪联军以石柱白杆兵战功卓著,被誉为川南路第一有功之军。秦良玉作为主将之一,不仅受到重赏,「女将军」的英名初显锋芒。
凯旋回乡的路上,马千乘因天气炎热,不幸染上暑疫。回到石柱后,他因接待不周,无意间得罪了朝廷派来作监军的内监邱乘云,被他设计诬陷,关押在大牢中。牢内阴湿,又得不到妥善的治疗调养,患病的马千乘没有像妻子一样挺过囹圄之灾,终于一病不起,郁郁身亡。
马千乘死后,他的案子也不了了之。朝廷似乎觉得他并无大罪,仍旧保留马家世袭的石柱宣抚使的官位。秦良玉育有一子,名马祥麟,是下一任的继承人,因其年幼,便由秦良玉代为治理。
一代良将,来不及施展忠君报国的才华,来不及和妻子共享厮守的时光,就被朝中宵小陷害,英年早逝。马千乘含恨而终,秦良玉亦终生抱憾!她与他,本是不打不相识的欢喜冤家,秦良玉为了他放下身段,假装败给他成全大丈夫的尊严。后来她一心做个贤内助,把一身才华献给丈夫的事业。在丈夫收押后,她也许还天真地幻想着,他能遇难呈祥,朝廷会体恤他的军功而照料他的病情,彻查案件,洗刷他的冤屈。此后,他们还将继续并肩作战,体会生死与共的豪情以及保家卫国的荣耀。谁知,播州之后,他们从此天人永隔。
秦良玉并非只知沉溺悲痛的弱女子,而是毅然接过丈夫留下的重担。她继承丈夫的遗志,继承马家先祖驰骋沙场的遗风,殚精竭虑治理石柱,并加强训练白杆兵,为大明朝保住了一方国土的安稳昌平。
 
(转自大纪元)了解更多,请记下天窗传媒网
海外网址: https://celestiallight.org 大陆免翻网址:https://x.co/v7777 或 https://x.co/v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