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孝争死
赵孝,字长平。他和弟弟赵礼都是汉朝田禾将军赵普的儿子。兄弟二人很友爱。王莽篡汉后,天下大乱,各地发生了饥荒,甚至严重到人吃人的地步。
有一伙强盗占山为寨,掠人为粮。一天,强盗把赵礼抓走,准备把他煮来吃了。
弟弟赵礼哭着说:“我被抓来,本来就是命中注定的,但哥哥是无辜的啊!”兄弟二人抱头痛哭。强盗大吃一惊,有感于他们的兄弟之义,就将两人都放走了。盗贼对赵孝说:“你们回去后,可拿些粮食来。”
赵孝回到家,四处找不到米,就空手来到强盗处,如实告诉他们,说自己甘愿牺牲。群盗更是惊讶不已,不愿意加害他,就让他回去了。
本来这伙强盗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因饥馑难捱,都到了吃人的份上了。却因为兄弟二人真挚的情义,心里竟也起了怜悯之心,不愿加害孝悌之人。
王览争鸩
王览,字玄通,西晋时人,书圣王羲之的曾祖。他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名叫王祥,就是“卧冰求鲤”的那名孝子。兄弟二人留下了一段佳话“王览争鸩”,鸩是毒酒的意思,两兄弟为何要争一杯毒酒呢?

故事要从王览的生母朱氏说起,朱氏常常虐待继子王祥。王览年幼时,看到哥哥王祥被打,常抱着他痛哭。他十多岁时,就常劝母亲收敛性情,不要太凶。朱氏搬弄是非,使王祥失去于父亲的喜爱。为了使母亲不要虐待王祥,王览常常待在哥哥身边。
兄弟两人娶妻后,朱氏若刁难虐打王祥的妻子,王览的妻子也会跑去保护嫂嫂。
王父去世后,因王祥的孝行名闻乡里,很有声望。朱氏嫉恨他的名誉,就在酒里秘密下毒,想毒死王祥。王览知道后,急忙赶来抢下哥哥的酒杯。王祥也察觉可能酒里有问题,就想夺过来,但王览不肯给。
后来朱氏怕亲生儿子饮下毒酒,就夺下杯子,把酒都倒掉了。从此以后,凡是朱氏拿给王祥的馔食点心,王览都要先尝一尝。朱氏怕毒死自己的儿子,就再也不敢下毒了。

吕虔(三国曹魏将领)有一把佩刀,刀上刻着几个字。有善于观相的人说,凡是佩带这把刀的人,将来可以位至三公。吕虔钦慕王祥的孝行,就把佩刀送给他,说:“如果佩刀所托非人,会成为害人的凶器。你有辅佐天子的器量,所以就送给你吧!”
后来,王祥把这把佩刀转送给弟弟王览。果然,王览和他的子孙官至公卿者,就高达九代。书圣王羲之就是王览的曾孙。
后世有人评价说,兄弟的悌义,真挚到能感化强盗;兄弟的至诚,可以感化母亲的执念,那世间还有什么人不能被感化的呢?#
参考资料:
1.《八德须知全集‧爱初集卷二‧二十四悌》
2.《晋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三》
3.《后汉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九》
(转自大纪元)了解更多,请记下天窗传媒网
海外网址: https://celestiallight.org 大陆免翻网址:https://x.co/v7777 或 https://x.co/v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