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大观园】唐僧孤身一人惊心动魄的取经之旅

家喻户晓的《西游记》,给我们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佛法真经,造福东土的玄幻传奇故事。而历史现实中的唐僧西天取经的经历,并没有悟空、八戒、沙僧和白龙马的陪伴,却同样是一部不朽的传奇,其中艰难困苦和绝处逢生的经历,甚至更为惊心动魄。

聪慧文雅 仪表非凡

唐僧玄奘俗名陈祎(yī),河南人,隋朝末年出生在距洛阳30公里的陈家村(今河南偃师境内),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父亲陈慧,性情淡泊,辞官隐居。

《西游记》中把唐僧描绘成一个温文尔雅、恭谨持重的僧人,这比较符合原型。真实的玄奘眉清目秀、仪表非凡,是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而且从小异常聪慧,喜欢阅读圣贤书,超凡脱俗,安静从容。

 “释门千里之驹”

陈祎年少时的经历也比较凄惨。5岁时,母亲过世;10岁时,父亲也去世了,使他过早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成为孤儿的陈祎11岁就跟随二哥长捷法师来到洛阳的净土寺学习佛法。他废寝忘食,潜心攻读佛典,领悟力超乎寻常,甚至可以升座说法,对所读佛经讲解得非常透彻,一时被传为美谈,当时不过才13岁。

玄奘20岁时,在成都受具足戒,正式取得僧侣资格,要遵守多达250条戒律。

24岁时,玄奘获得“三藏”的称号,“三藏”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学位,就是通晓经律论三藏的意思,是当时最高级别的法师了。

当时玄奘誉满京城,有“佛门千里驹”的美名。但是玄奘却遇到了一个难题。他在学习佛家经典的时候,感到很多内容的论述讲得不明不白,或说法不一、没有定准。

于是,他游历南北,探访高僧求教,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但是他的疑惑却越来越深。原始的佛经到底是怎么讲的呢?带着一连串的问题,玄奘下决心西行取经,立志取回大乘经典《瑜伽师地论》,以解开疑惑。

西天取经从偷渡开始

《西游记》中描述的唐僧开始去西天取经,与当时的皇帝唐太宗拜了把子,领了项目经费,风风光光的上路了。

但实际的情况是,他是偷渡的。

当时唐朝初立,边境不宁,民众被禁止出国。他多次上表请求西行求法,都没获准。

贞观三年(629年),北方遭受严重霜害,长安无粮,朝廷开城放灾民出城逃难。29岁的玄奘趁机出了长安,偷渡西行。沿途虽然经常遭遇地方官员阻挡,但都被他的决心感动,最终还给他提供方便。

玄奘找到一个叫石盘陀的胡人作向导,昼宿夜行,偷渡出玉门关。不过出关后,石盘陀再也受不了跋涉之苦,坚辞而去,只剩下玄奘一个人了。

这漫漫的西行之路,充满艰难险阻,玄奘一个人要如何面对?

绝处逢生

玄奘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单人独骑,穿行八百里沙漠,才能到达伊吾(今新疆哈密)。可是途中却失手打翻了水袋,饮水尽失。

在沙漠中没有水的话只能是死路一条,玄奘只得返回取水,路上猛然想起曾许下的誓言:“宁可西行而死,也绝不向东走回一步。”于是立刻掉转马头,继续朝西北前进。

茫茫大漠之中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只有死人的白骨,还经常有“鬼魅热风”的幻像出来,非常可怕。玄奘骑一匹精瘦老马,走了四天五夜,人困马乏、口干腹焦,昏倒在地,奄奄一息,口中却仍念念有词,请求观音菩萨加持:我玄奘此行,不为财富与名誉,只为求取正法!唯愿菩萨慈悲,救脱苦难……

然后就昏过去了,夜里,一阵凉风把他吹醒,感觉体力稍有恢复,想睡一下,梦中忽见一位数丈高的金甲神人站在他面前, 对他喝道:“为何不快赶路?还在睡觉!”玄奘惊醒,立刻上马出发了。

走了不久,老马突然失控狂奔,把他带到了一处清泉,玄奘因此得救了。

高昌国王

两天后,玄奘到达了伊吾,高昌国王麹文泰听说后,万分欢喜,恳请他到高昌。高昌国位于火焰山下,即今天的吐鲁番,并不在玄奘西行之路上,但玄奘盛情难却,于是走了六天到了高昌境内。

高昌国王如获至宝,万分礼敬,殷切供奉,恳求玄奘留在高昌,玄奘婉拒,高昌国王就使了个坏招逼他,说不留下就把你送回东土了,玄奘立即绝食三天,高昌王觉得非常惶恐惭愧,只好听任玄奘西去求法,并在佛祖面前,与玄奘结拜为兄弟。

临行之前,高昌王请玄奘升座讲法,高昌王伏在地上,以脊背作玄奘的脚蹬,请玄奘上座。

高昌王准备了三十套衣服,特制了抵御风寒的手套、面罩、靴鞋,又赠黄金百两、银钱三万、绫绢五百匹,充作玄奘往返二十年的路费。还命二十五名仆役随从保护玄奘,并为沿途的二十四位国王准备了厚礼,叮嘱他们关照玄奘

出发那天,高昌王率大臣、百姓倾城而出送别,高昌王抱住玄奘恸哭离别。

一半人马葬身凌山

他们向西北走了三百余里,到了高耸入云、严寒凛冽、冰雪终年不化的凌山。人马走在冰冻的羊肠小道上,稍有不慎,就可能跌落千丈深渊,七日之后走出凌山时,随行的已有十几人丧生,牛马也大半死掉了。

在离开长安一年多后,玄藏终于到达北天竺(北印度)。没想到,一个更大的危险等在那里。

恒河遇险

玄奘一行坐渡船顺恒河而行,中途忽然从两岸的树林里边,杀过来十几条强盗船,逼迫渡船靠岸,搜刮众人财物。

强盗们看到玄奘非常高兴,因为玄奘形象俊美、风姿伟岸,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人。这些强盗信一种邪教,每年秋天要杀一个男子献祭,他们看上了玄奘

强盗们在岸边搭建了祭坛,玄奘上了祭坛,面无惧色。强盗见他如此安详,不禁心生敬重。

玄奘集中念力,打坐入定,元神随即离体。当时他发愿:“希望弟子这一次求法不成功的话,能够往生到佛国,到天上去听法,之后还能够转生回人间来,去度化这些强盗们。”

他的元神攀越须弥山,一重天一重天地往上升腾,见到了菩萨及诸多天神,心生喜乐。而此时人间地上就不得了了,忽然黑风旋起,飞沙走石,大树被连根拔起,惊涛骇浪掀翻了岸边的很多船只。

强盗们大惊失色,认准是神佛震怒,连忙对玄奘稽首谢罪。玄奘给他们说法,强盗们就把作案的刀具等全部扔进恒河,并受了五戒,向玄奘顶礼,这时风浪才渐渐平息,强盗们欢喜地顶礼玄奘之后,辞别而去。

印度最受崇敬的中国人

西行五万余里,历经磨难的玄奘终于来到古印度的佛学研究中心,玄奘此行的目的地——那烂陀寺。

当时那烂陀寺的主持戒贤大师已经一百多岁了。戒贤问:“你从哪里来?”

玄奘答道:“我来自遥远的东土大唐,来向您学习《瑜伽师地论》,以便在东土弘扬佛法。”

不想戒贤闻言老泪纵横。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三年前戒贤患有严重风湿,每次发作,犹如火烧刀割,痛不欲生,几欲求死。一夜,他梦见了菩萨,告诉他这病痛是前世业力所至,三年后,东土将有人来学佛法,届时请把《瑜伽师地论》悉数传授,即劳苦功高,可还清业力,病自会痊愈。

玄奘得知来龙去脉,悲喜交集,想这因缘际会实属天意!于是玄奘拜戒贤为师,学习佛法达五年之久,同时兼学梵语。

后来,玄奘又走遍印度次大陆诸多国家,交流佛法,声名日盛。

一次,古印度国王戒日王,在都城曲女城(今印度卡瑙杰)举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全国佛法学术辩论会。玄奘在会上宣读了他用梵文写的论文,惊服了众人,十八天的会期,没有一个人驳倒他的论点。玄奘赢得了当时印度各国的尊敬,声名无人能及,有的国王甚至要建一百座寺院供奉他。

今天玄奘的名字一直留在印度的教科书中。在印度,他仍然是知名度最高最受崇敬的中国人。

玄奘东归 高接远迎

玄奘没有忘记初衷,他要把佛经带回东土。641年,玄奘辞别戒日王,准备回国。

贞观十八年(644年),玄奘归来,长安城万人空巷,官员和百姓沿路排成了长达10里的欢迎队伍。回想16年前,玄奘夹在难民的队伍里离开长安。内心怀着对佛法的坚定信念,无所畏惧的踏上征程。回来时受到高接远迎,盛况空前。

在长安朱雀大街南端,陈列出玄奘从印度用20匹马驮回来的佛经,520夹共657部,如来肉身舍利150粒,以及金银等佛像七尊。

当日,天空中出现七彩祥云,宛转盘旋在佛经的正上方。

更多精彩故事,请观看视频:唐僧孤身一人惊心动魄的取经之旅 圆寂时说出一个天机